原則上表示同意,而且,我很想建議立即停火。」
魯登道夫苦笑一聲之後,嘆息道:「我們必須撤出在西部占領的全都領土,否則,對方是不可能接受的。」
「按照你說的去做。」興登堡沒有猶豫,「既然決定了,就必須要儘快——陛下那裡,我會解釋——這是對德國最好的方案了。」
魯登道夫知道,這是興登堡要求自己直接去前線掌握軍隊,避免在停戰決定做出之後,國內局勢動盪而遭到破壞。
兩人分手時緊緊握手,沒有互相指責。
在日記里,這位老牌容克出身的元帥寫道,「我們這一最嚴酷的決定是建立在我們共同的信念的基礎之上的。他知道,他現在將遭到『辱罵,並對一切不幸承擔責』,但他必須履行他的職責。」
魯登道夫有著類似的感覺。「他和興登堡將被迫『犧牲我們自己的名譽來確保實行正在採取的步驟。我們曾做了一切力所能及的事來避免走上這一步』。」這位事實上的***者最後接受了這一痛苦的事實——「現在戰爭已經失敗,沒有任何東西能改變這一事實。假如我們有力量在西部扭轉戰局,那當然我們還沒有輸掉任何東西,但是,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如果我們繼續採取消耗我們在西部戰線的部隊的做法的話,我們只能等待一次又一次地被擊敗。這樣局勢只能越來越糟,而不可能越來越好。眼下也沒有希望從國內增派更多的援兵。」
在前線,沒有什麼人談論投降的事情。德國人正在撤退,但這是緩慢的、有條不紊的撤退。那些守衛在羅林森率領的第四集團軍對面的那部分興登堡防線的德國人在自己的炮火掩護下感到很安全,而英國人,根本就不知道德國已經決定要投降了。
在斯帕,這一天對德國最高統帥部來說是一個痛苦的日子。魯登道夫、興登堡和欣策同皇帝進行了磋商。在外交大臣對***局勢進行了說明之後,興登堡透露了如下消息:西部戰線即將崩潰,陸軍必須立即停戰。他說,挽救德國的唯一辦法是立即向威爾遜總統呼籲停戰。魯登道夫則插話要求在二十四小時內作出停火安排。
「這種要求無異於無條件投降,並將意味著發生革命和推翻帝國。」欣策沒想到會惡化到這一步,「我懇求諸位先拖延幾天。」
皇帝平靜地聽著所有人講的話,看得出來,他竭力控制著自己的感情——和以往那個容易***和歇斯底里的形象根本不相識。他毫無表情地表示支持欣策的看法。欣策保證,向威爾遜發出照會的日期最晚不遲於1918年12月1日——也就是72小時左右。
欣策說,皇帝陛下面臨著兩種抉擇:或者使政府***化,或者建立一個***政權來***革命。在欣策說了這番話後,皇帝「強忍住情緒,以君王的尊嚴」作了回答。他對第二種抉擇答以「胡說八道」,並宣稱他本人傾向於第一種抉擇。
剛過中午,赫特林首相來了。在從欣策那裡獲悉所發生的一切之後,他走出那個房間,並對他的兒子大聲說道:「這真是太可怕了!陸軍最高統帥部竟要求儘可能快地向協約國發出求和的請求!」過了一會兒,赫特林同皇帝舉行了一次會談。在會談中,赫特林拒絕當一個***的、議會制的政府的首相,並提出了辭呈。皇帝接受了他的辭呈,但他又對欣策說,他看不出有馬上發生革命的危險。他說,「因此,我們可以把組織新政府和求和的問題推遲一個短時間。」
外交大臣提醒皇帝說,皇帝陛下自己曾向魯登道夫保證將在兩天內向威爾遜發出照會——敵方能接受的新政府必須在提出要求和平和停戰之前組成。他說,皇帝必須簽署擺在桌子上的這個準備改組政府的法令。威廉二世無力地轉過身子,走到桌子旁並簽了名。然後又惡狠狠地說道:「即使眼下沒有接替首相的人選,馮.赫特林也必須馬上辭職。」
只有說這番話的時候,外交大臣才能找回皇帝原來的狠勁。他指示自己的副手:「通報維也納和君士坦丁堡,說我打算向威爾遜總統建議在十四點方案的基礎上實現和平,並請求他立即下令停止敵對行動」。
下午時分,保加利亞